制造业水平是衡量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实现高质量发展离不开完备先进的制造业体系,当前全球制造业格局面临重大变革与机遇,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数字技术与互联网同制造业日益深度融合,我校依托智能制造学院师资力量开设智能制造与工业数字化转型专题培训班,以科技力量助力企业和地方实现更好发展,进一步推动我国加快建成制造业强国。
注:以下列表仅供参考,可根据需求调整课程名称,授课内容;也可根据培训班主题选择不同模块和和课程进行组合,或增加其他课程,满足定制化需求。
时间 | 内容 | |
第一天 | 上午 | 报到 |
下午 | 数字经济、智能制造与区域创新体系——政策、产业、技术趋势与转型 | |
第二天 | 上午 | 智能制造重构全球竞争格局——中国制造业与互联网融合 |
下午 | 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新技术、新制造、新治理、新业态、新基建 | |
第三天 | 上午 |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
下午 | 把握全球科技前沿动态,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
第四天 | 上午 | 国际政经形势与“双循环”发展战略 |
下午 | 浙江省现代物流装备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湖州):智能物流园区规划与管理 | |
第五天 | 上午 | 课程总结 |
下午 | 结业仪式 |
时间 | 内容 | |
第一天 | 上午 | 报到 |
下午 | 工业互联网背景下传统制造业智能化转型 | |
第二天 | 上午 | 5G的发展趋势及其与制造业融合 |
下午 | 数字技术与先进制造技术的融合应用 | |
第三天 | 上午 | 工业互联网: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
下午 | 产业互联网、工业互联网项目规划建设 | |
第四天 | 上午 | 经济增长新阶段与工业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 |
下午 | 全球价值链背景下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策略研究 | |
第五天 | 上午 | 企业家觉醒——基于工业互联网与制造业转型升级 |
下午 | 天能集团:数字化时代赋予企业转型 | |
第六天 | 上午 | 课程总结 |
下午 | 结业仪式 |
时间 | 内容 | |
第一天 | 上午 | 报到 |
下午 | 工业智能与人机融合 | |
第二天 | 上午 | 中国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趋势 |
下午 | 智慧型协作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展望 | |
第三天 | 上午 | 工业机器人引领智能化生产 |
下午 | 机器换人:开启制造业人工智能转型新时代 | |
第四天 | 上午 | 机器人创客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 |
下午 | 智能机器人技术及发展趋势 | |
第五天 | 上午 | “工业云”的智造模式研究 |
下午 | 乌镇互联网小镇:互联网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 | |
第六天 | 上午 | 课程总结 |
下午 | 结业仪式 |
时间 | 内容 | |
第一天 | 上午 | 创新绿色制造评价、服务模式及绿色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应用 |
下午 | 绿色园区示范申报与评审要点 | |
第二天 | 上午 | 工业转型升级资金支持方向及具体要求 |
下午 | 集聚经济与环境规制响应:关于绿色发展的若干思考 | |
第三天 | 上午 | 以绿色发展引领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路径 |
下午 | 工业绿色发展与绿色制造 | |
第四天 | 上午 | 绿色园区示范申报与评审要点 |
下午 | 创新绿色制造评价、服务模式及绿色制造整体解决方案应用 | |
第五天 | 上午 | 实施转型升级系列组合拳,打造浙江工业经济升级版 |
下午 | 高端装备制造未来趋势与浙江发展路径 | |
晚上 | 浙江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经验与启示 | |
第六天 | 上午 | 浙江省“五个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经验分享 |
下午 | 中国(杭州)人工智能小镇 主题:互联网与人工智能特色小镇的建设与管理 | |
第七天 | 上午 | 课程总结 |
下午 | 结业仪式 |
顾国达:浙江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常务理事,浙江省经济学会副会长,浙江省国际经济贸易学会副会长。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和浙江省社科规划项目等研究课题20余项,出版专著7本,参编著作(教材)7本,在国内外学术杂志发表论文138篇(其中在国外学术刊物发表11篇),主持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和浙江省社科优秀成果(专著)二等奖各1项,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二等奖2项。
傅建中:浙江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制造技术及自动化研究所所长、智能制造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组部“万人计划”创新创业人才,国家科技部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浙江省优秀科技工作者,“十二五”浙江省高端装备制造技术重大专项专家组组长,浙江省智能制造专家委员会委员。
陈畴镛: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信息化发展研究院院长、浙江省政府咨询委员会委员,主要从事电子商务与企业信息管理、决策分析与系统优化、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先后获得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优秀奖1项,浙江省教育厅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3项。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与会议上发表40多篇论文,其中在国家一级期刊上发表或被ISTP收录论文10余篇。先后主持承担了信息产业部、浙江省科技计划重点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等部省级项目及企业委托项目20余项。
李祖欣:教授,硕士生导师,湖州学院副校长。系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湖州市“1112”人才工程学术技术带头人,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10余项,百万以上横向项目多项,具有丰富且优秀的服务地方的经验和能力。
蔡志端: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智能制造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湖州市自动化学会副理事长。主持省级科研项目2项,参与国家级与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主持市厅级及企业横向科研项目9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长期担任大学生专业竞赛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参加专业竞赛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级奖项20余项,曾获省电子设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优秀组织工作者,校优秀实践指导教师等各种荣誉称号。
李世康:博士,现为湖州学院工程技术系副主任,已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2篇,其中SCI检索论文14篇,EI检索学术论文4篇。先后主持市厅级科研基金项目2项,校级科研项目1项;主持横向项目2项。指导学生参加浙江省新苗计划1项,省级挑战杯项目1项,校级挑战杯2项并获得奖项,参与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建设1项等。
湖州学院简介
湖州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校前身是成立于1999年的湖州师范学院求真学院。2021年1月,经教育部同意转设为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更名为湖州学院。学校现为浙江省应用型高校建设试点院校。
学校坐落在山水清丽、交通便捷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湖州市。湖州拥有2300多年的建城史,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美丽乡村发源地、生态文明先行地,拥有全国首个地市级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等国家级名片,新时代的湖州更是拥有“在湖州看见美丽中国”的亮丽品牌。
目前学校占地面积500余亩,规划中的新校区位于浙江省四大湾区之一的南太湖新区,规划用地1000亩。拥有工学、理学、经济学、医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现有以理工类专业为主的35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近8000人,规划在校生规模达到10000人。
学校坚持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定位,立足湖州,面向浙江,辐射长三角,围绕生态科技、智能制造、新能源、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文化创意等领域,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现拥有机械工程、药学2个省一流学科,在电子信息、健康护理、经济贸易等方向建有省重点专业1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新兴特色专业3个、省优势特色专业2个。
学校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深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坚守课堂教学主阵地,全面实施课程思政,全力打造高效课堂,立体优化育人环境,切实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紧密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构建协同育人机制,与行业企业合作共建实践教学基地,实现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近三年,共立项省部级以上教学改革和育人项目30余项,学生获省部级以上学科竞赛奖项134项,创新创业竞赛奖项28项。学校办学质量和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两年在浙江省高校分类考核中位居前列。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拓展国内外合作伙伴,“远航计划”成效显著。与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知名大学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浙江工业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科技学院等高校开展学生访学交流合作,逾500名学生实现了国内外访学和出国留学的梦想。
面对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机遇,学校将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为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为加快建设全国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